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 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,行拂乱其所为。

2018年8月26日星期日

13年面对教师,16年面对教职人员(2)

13年面对教师,16年面对教职人员(2)

(不同的学习方式,应对Final制和Semester制的考试制度)
政府路线的话比较注重最后成果,比如说就给你5年读SPM啦,5年里你要怎样读你的事,你SPM考到好就好了。
只是政府路线也出了个Semester制度,好像STPM那样,其实我觉得这不是一件好事,对于在学生掌握整体知识方面。
独中路线的话比较注重每时每刻的成绩,他们强调的是Form 1要到Form 1的水准,Form 2要到Form 2的水准,不然不能继续那样。
但其实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式。

比如说,4个小时内,总共要掌握ABCD。
1)学生先花1个小时掌握A,然后1个小时掌握B,然后1个小时掌握C,然后1个小时掌握D。
2)学生先花2个小时大略读完ABCD,有个大概了,再花2个小时慢慢掌握不同部分。
3)学生先花1.5个小时掌握A,然后0.5个小时掌握B,然后0.5个小时掌握C,然后0.5个小时掌握D,1个小时做最后掌握。

就说说这3种不同的学习方式吧。
如果是政府路线那种,只是看最后成绩的话,就是统一4个小时后测试。
或许(2),(3)成绩比较好,因为(1)的话,AB掌握了就没有复习,记忆也被CD取代了不少。
但是如果跟着独中路线那种方式,还有Semester方式的话。
就是每1个小时Check你,你掌握A才给你上B,你掌握B才给你上C那样的话。
这样(1)才能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高的成绩,相反(2),(3)的话,需要留级先掌握好A,才能继续BCD。
整体掌握率的话,是那个比较好呢?我觉得是(2),(3)的学习方式。
首先(2)方式是因为重复率高,记忆力深,而且先有个大概,理解起来更容易,因为多东西Connect了。
(3)的话,就是先掌握基本盘也就是A,这里假设ABCD是有关联的,然后A是最基本的啦,掌握最基本的知识,对接下来更深的知识更容易理解记忆。
而且(3)的话,也有做最后复习,Refresh全部ABCD。
只是没办法,如果真的要用独中和Semester制度的话,只能用(1)学习方式了。
然后这里又有不同的考试技巧了。

这个主要是Final制和Semester制之间的分别。
看似Semester制读的东西比较少,考的东西比较少。
但是你被要求在短时间内详细掌握这些资料。
相比下Final制,虽然读的东西比较多,但是学生有更长的时间,而且很多时候都可以只是攻重点。
在现实生活中,要掌握一门知识,不是要从A到Z一字不漏地完全记得,而是掌握其中的重点。
如果要求A到Z一字不漏地完全记得,但是却忽略了掌握其中重点的重要性。
那样真的是完全掌握一门知识吗?

在接触比较多资料的时候,人类其实是懂得自行分配资料,达到记忆分工的目的,这里衍生了一个叫分类记忆法
就好像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那样,有些东西是短期记忆,有些东西是长期记忆了,这些脑子都会自行分类。
不能把全部东西都变成长期记忆,不然记忆将会爆棚,而且这也会影响个人的判断能力。
Final制恰恰运用了这一点,时间长了,读的东西多了,记忆分类也会越来越强,提升个人对知识的判断能力,对整个概念的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。
Semester制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重复少,比如说你Semester 1考了过关了,Semester 2基本上是不会考回同样东西了。
(如果Semester 2的时候还考回Semester 1的东西的话,那么那个考试就已经不是Semester制了,那个是Final制了。)
相比下Final制,虽然读的东西比较多,但是运用一些学习方式的话,可以把重复的次数大大提高。
增强记忆的基础其实就是短时间内大量重复,重复的次数高了,自然不容易遗忘,更多的记忆也让一个人的理解能力变得更强。
理解其实就是把记忆碎片都连接在一起。如果没有记忆,也不用说连接,更没有理解了。
对我来说,现在印象最深刻的,不是最近才读的大学课程,也不见得是Semester制度的STPM。
而是小学中学Final制的课程,因为在这种制度下,重复性高
就STPM来说的话,记忆深刻的,基本上就只是Pengajian Am。
这个Pengajian Am对我来说的印象是最深刻的,也是因为大量重复的原因。
Pengajian Am的整体概念就是政治,其实我本身从2008年开始就接触政治,接触这些知识了。
2008年开始到现在一直Refesh同样的知识,这样的话,自然这个科目对我来说的印象最深刻。